5月26日上午,九江學院客座教授聘任儀式在學校逸夫圖書館報告廳舉行。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獲得者、北京化工大學副校長甘志華教授受聘為我??妥淌?,并應邀做客第197期濂溪講壇。儀式開始前,校黨委書記趙偉、校長陳小林分別會見了甘志華一行,并就高層次人才引進、學科建設、申碩等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陳小林為甘志華教授頒發(fā)九江學院客座教授聘書。副校長李松志主持受聘儀式和濂溪講壇。



甘志華作了題為《“紅色引擎”助力青年學者又紅又專發(fā)展》的講座,詳細介紹了北京化工大學“紅色引擎”工程實施情況。他闡述了以“紅色引擎+青年學者+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模式,從青年學者“思想引領、黨員發(fā)展、人才對接、人才培養(yǎng)、人才服務”五個維度為人才思想政治建設和成長發(fā)展搭建平臺、創(chuàng)造條件;以黨建工作凝聚、引領、培養(yǎng)、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使“紅色引擎”成為引領青年學者發(fā)展的源動力的經驗做法。

甘志華強調,高校人才工作首要是做好人才的思想工作,創(chuàng)設青年學者“紅色引擎”黨支部有利于發(fā)揮支部政治和服務功能,創(chuàng)新組織生活開展方式、增強組織生活“四性”能充分調動人才工作積極性。他建議建立黨管人才立體結構,建立青年學者培養(yǎng)服務平臺,加快師資體系升級,全方位服務人才工作。他祝愿九江學院越辦越好,期望兩校之間開展更深層次交流與合作。

李松志在主持講座時指出,甘志華教授的報告堅持問題導向,內容豐富、視角新穎、觀點清晰,前瞻性、實用性強,既有理論高度,又有現(xiàn)實指導意義,為我校進一步加強黨建引領,推動實施人才強校戰(zhàn)略、加快青年教師培養(yǎng)、提升師資隊伍水平,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各職能部門負責人、二級學院黨委書記、副書記、思政科科長和部分教師代表參加了講座。
甘志華簡介:
甘志華教授,北京化工大學副校長,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獲得者。1987和1990年在天津大學分別獲得高分子化工專業(yè)學士學位和高分子材料專業(yè)碩士學位;1993年在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獲得高分子物理專業(yè)理學博士學位,之后留所工作;1997-1998在香港中文大學做訪問學者和博士后;1998—2004年在日本理化學研究所(RIKEN)工作,擔任RIKEN Fellow研究員和日本科學技術振興事業(yè)團(JST)研究員;2004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到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工作,研究員、課題組長;2012年12月到北京化工大學工作,歷任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人才引進辦公室主任兼人事處常務副處長、黨委組織部部長、校黨委副書記;現(xiàn)任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生物醫(yī)用高分子材料分會主任、中國科學院工程塑料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有機功能分子合成與組裝化學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學會應用化學學科委員會委員、《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編委、《高分子學報》編委、《應用化學》編委。主要研究方向為生物相容和環(huán)境友好高分子材料,包括結構設計與可控聚合、結構與性能關系、生物醫(yī)用,以及加工改性等方面。負責和承擔過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基金委重大研究項目、中國科學院方向性創(chuàng)新項目、中國科學院戰(zhàn)略先導專項、科技部863重點項目、973子課題等項目。
喬波/文 郭英俊 謝艷/圖
責編:李金玲 審核: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