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營造推動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的良好氛圍,5月10日,九江學院組織全體專兼職思政課教師集中觀看全國首部思政課教師題材影片《我要當老師》,同上一堂“大思政課”。

作為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召開五周年的獻禮片,《我要當老師》這部影片立足新中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宏大背景,以溫暖感人的故事、詼諧幽默的風格和鮮活生動的表達,真實反映了新時代高校思政課青年教師孫恒選擇并努力成為一名優(yōu)秀思政課教師的心路歷程,再現(xiàn)了一代代思政課教師“為黨育人 、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和赤誠情懷。影片引起了觀影教師的強烈共鳴,對思政課教師的職責使命有了新的思考。


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趙文博士表示:電影中孫恒老師的故事讓我們明白,教師的工作并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道德品質(zhì)和價值觀。思政課教師不應僅僅把精力和時間聚焦在思政課課堂教學和科研工作上,還應該走出課堂、走近學生,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思想需求,及時準確地為學生答疑解惑,引導學生思想成長。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在目標上要入腦、入心、入神,在工作方式上要入實、入細、入微。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須要耐心、精心、細心,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做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堅持正面引導原則,教育學生永遠堅持真理、堅守信仰,以敢于奮斗,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解決人生的每一個難題,成為新時代的向上向善青年。
馬克思主義學院“四史”教研室主任謝伏華博士表示:影片《我要當老師》以喜劇的方式將當下教育的焦慮以幽默的方式進行展示,讓大家在歡笑中感知思政課教師的艱酸、溫情與堅守,展現(xiàn)了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日常,平凡但不平淡,只有用心用情,才能做到可信可敬。
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李亞菊老師表示:《我要當老師》這部影片不僅是一部溫暖人心的教育佳作,更是一場觸動靈魂的思政課堂,看后深受鼓舞啟發(fā),面對新時代新變化,作為一名高校思政課教師,我們身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重任,要不斷突破自己,向下扎根、向上生長,成為一名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要因時而進、因勢而新,不斷探索育人的有效路徑,從書本中走進廣闊天地間,從講臺上走進學生心中,貫通歷史與現(xiàn)實、融合理論與實踐、鏈接中國與世界,以信仰傳遞信仰,以情感激發(fā)情感,以人格完善人格,在與學生“共情、共鳴、共振”的雙向奔赴中春風化雨、立德樹人,為青春筑牢夢想之基,為培養(yǎng)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力量。
馬克思主義學院供稿
責編:付步云 李金玲 沈樂怡 審核:陳勝才 汪浩